【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本周末院线新片以DC中美同步大片打头阵,但票房热度却远不及上周老片《保你平安》。大盘整体冷淡之下,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一部冷门小片。
由曹郁、姚晨夫妇监制,青年导演乔思雪编剧并执导,金鸡影后巴德玛、游牧电子音乐人伊德尔主演的国产亲情片《脐带》,明天(本周六)将在院线上映。
(相关资料图)
虽然是小众文艺片,但圈内宣传阵仗不小,有刘德华等众多大咖为其打call。题材在国内也相对少见,是《妈妈!》之后又一部关注老年阿尔兹海默症的影片,还是以蒙古民族文化为背景,看起来颇有新鲜感。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年轻且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蒙古族音乐人阿鲁斯(伊德尔 饰),在得知母亲(巴德玛 饰)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记忆错乱后,决心陪伴她回到草原故土,带她寻找记忆深处的“家”……
该片去年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之后又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拿下“最佳技术奖”。
对比近年同样以老年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为题材的影片(如《妈妈!》《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脐带》的调子没有那么沉重。从摄影、音乐到叙事的细节和落点,都携带着一种跟蒙古族文化紧密相连的旷达诗意。
疾病、失去现有的稳定日常生活,以及迫近的死亡,都没有常人预设中的恐慌、心酸、伤感,反而成为两位主人公——一对蒙古族母子重建关系、重回故乡、重归自然,寻回内心宁静的契机。
但在另一方面,作为新人导演的首部长片,“不打算为死亡和分离太过悲伤”的《脐带》也有过于浪漫化、依赖既定叙事套路的倾向。部分情节演进略显僵硬,情感表达始终差一口气。
属于优缺点都很明显,有生涩质朴之处、也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影片开头情节依循公路片的常规,展示了一场不得不发生的出走——
在外打拼多年的音乐人阿鲁斯回到家中后发现母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神志不清到认不出自己,也不把“家”当成家,总想着逃走、念叨着“回家找父母”。哥哥一气之下只得把动不动就“捣乱闯祸”的母亲关在家中。
近乎于拘禁的“照顾方式”,同样阿鲁斯让难以接受。为了满足病中母亲心心念念的归乡愿望,也是为了缓解已经爆发的家庭养老矛盾,一场出走(一次草原之旅),在所难免。
出于防止母亲再次走失、遭遇危险的目的,儿子阿鲁斯将一根绳子系在两人腰间,完成了功能意义上的“不分离”,也对照着影片片名——以“脐带”来连接、传递能量与情感。
只不过这一次方向变了,长成大人的儿子承担起了“家长”的责任,牵引着患病后心智宛如孩童的老母亲,往草原深处漫游。
一根儿子紧紧攥住但母亲不停想要挣脱的绳子,与母亲心心念念但踪迹难寻的“神树”(相传这棵树“一半是生,一半是死”)和“老家”,牵引出母子两人掺杂了些许欢喜冤家调性,又不乏魔幻色彩的草原之行。
这也构成了影片清淡豁达的漫游气质。
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生死离别(这意味这没有戏剧性强的情节),组成这趟旅程的,是各种萍水相逢又不乏温暖的“遇见”,以及母子二人彼此理解、相互治愈的关系递进,还有疗愈人心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音乐。
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价值观也影响着母子俩一路的心情氛围,左右着他们在旅途中的每一个选择。小到如何挨过一个刮风的夜晚,大到如何面对随时都可能到来的离别和死亡。
在这个过程里,观众可以体验到旅途中没有利益恩怨、纯粹相遇的美好,感受民族同胞间的互助互信和天然热情,以及一位生长于草原的蒙古族母亲对大自然的无比亲近和敬重。
大家虽说素未相识,但只要说着蒙语就能搭上话、聊起天、喝起酒、为彼此的事儿上心;和文化相对保守的汉族人不同,在他们那里,陌生人间贴脸拥抱似乎也是正常的礼仪,且人均能歌善舞。在大家的共识里,精神上的互信胜过物质金钱上的担保,一件珍贵的袍子,假如碰上有缘人,竟然也可以大方送出……
这些友善的相遇细节必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美化,但也的确同快节奏、原子化、信仰缺失的城市生活形成有意味的对照,帮助观众理解母亲“回家”的渴望究竟从何而来。
母亲与儿子来到草原、临水而居后,神色逐渐舒展的状态变化,以及母亲阻止儿子烧蚂蚁窝等情节,也正面展示了自然强大的“疗愈”作用,以及老人对于自然、生命的敬重和亲近。
把返归草原的母子当做“眼睛”,影片也带着观众见识了蒙古族人民尊重传统又同步现代化的生活状态。
传统的篝火祭祀仪式依然盛大,老中青都能随着马头琴奏响的音乐跳起蒙古舞蹈,祭拜着他们的长生天;另一边,一些牧民的牧区已经由无人机管理、监控,经营模式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要比预想的先进得多。
陪同母亲一起寻亲的小儿子是个在北京工作的音乐人,蒙语和普通话说得都很流畅,致力于把流行电子乐与传统民族音乐结合,外形打扮也颇为都市化。多年后重回草原,却被马靴磨得脚出血,感叹还是运动鞋好穿……
已经习惯的生活状态看似回不去了,但另一方面,草原才是他真正的灵感来源,帮助他度过了创作瓶颈。
以男主音乐人的身份为契机,音乐元素也在片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草原里大自然的声音(风声、水声、鸟兽的叫声),片中人物演奏的助兴音乐,以及知名蒙古族音乐家乌仁娜的配乐都质朴动人,带着草原、蒙古族的独特韵味。
它们同摄影指导曹郁镜头下温柔的午夜湖水、篝火闪烁、月光氤氲和辽阔草原完美融合,不光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获得视听上的审美享受。
除了这些形式和叙事细节上的民族风貌,影片最关键的表达,在于人物们看待疾病、死亡以及自然的方式。
儿子为了防止患病母亲走失所系上的“脐带”,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是爱和守护的体现,但片中一位蒙古族姑娘却对男主说, “就算有阿尔兹海默症也不能这样拴着”、“这样她还有尊严吗?”,表明了这个民族对于自由的重视和“生老病死皆为自然”的观念。
巴德玛所饰演的蒙古族母亲,即便患病也没有失掉太多精神气。对待身边人的态度特别天然、亲切,带着可爱的孩子气,时而载歌载舞,丝毫不见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
在草原之旅里,她数次幻听幻视,“听到”儿时的音乐,“看到”已故的父母穿着民族服饰来迎接她......这些堪称死亡招魂的场面,在片中一点儿也不阴森恐怖,反而透着安宁、欢聚的气氛,她本人也能面带笑容地坦然面对这一切。
影片对死亡的处理同样非常浪漫,带着魔幻色彩。
夜晚,一群人穿着民族服饰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儿子含泪剪掉“脐带”,目送母亲随着另一个欢庆队伍离开,以超现实的方式隐喻着母亲的死亡和他的“放手”。
歌舞、篝火、人们的庆祝,都表明“死亡面前不只有痛苦、悲伤,还有平静和温暖。有那么多爱你的人能来送一程,这其实是非常温暖的(导演语)。”
从小生长于内蒙的导演也表示,影片整个调性和结局处理,都依托于蒙古族豁达的生死观和自然观。
在草原长大的人看惯了大自然的轮回,“我从小看杀羊看了无数次,对生和死的态度非常顺应自然,这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激烈”,对于大自然反而怀有深刻的依恋。
看到这里,观众可能会觉得抚慰、释怀,体会到这些民族文化观念的韵味和大智慧。
但另一方面,阿尔兹海默症可能给患者和家人造成的真实伤害,在片中也被极大的淡化了。
患病的母亲仅仅是变得像小孩,除了开头表现了一下患病后的精神错乱和在实际生活中造成的麻烦,之后就没怎么再提起过。孩童似的顽皮可爱、对亲人越发强烈的依恋,替代了真实阿尔兹海默症可能给病人自己和身边亲人带来的“破坏性”伤害”(参照《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清新治愈”有余,现实残酷感不足。
一路照顾她的小儿子,也无不贴心,几乎看不到负面情绪,也没有遇上真正意义上的难题。
旅途之中,他修复了和母亲的关系、完美尽孝送终、找到了音乐创作灵感,还谈了个体贴的蒙古族女友,收获相当丰富,啥都没耽误......相反,态度有些不耐烦、为了养老花了不少钱、受了不少气、也要面对和处理更多麻烦的的哥哥,其实才更为真实。
因此,本片中老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更接近导演艺术化、民族特色化处理生死和亲情议题的前提设定,缺少更为落地的情感和现实细节塑造。这大概也是影片氛围确实唯美、抒情,整个观影过程却始终缺乏一个情感高潮的主要原因吧。
尽管有这些问题,但影片还是打动了不少有着相似与亲人离别经历的年轻观众。
用相对通俗的题材类型(公路+亲情)与美感十足的视听呈现,将观众带入且有所感,也是这片子的意义所在。
“每一个人终将面对离别”,用具有民族性的视角去处理普世的死亡和亲情议题,《脐带》给出了一个不算成熟也不完美的范本。这样的真诚的、带有作者个性和思辨的探索,值得在被肯定中不断完善。
(文/motion)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