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垃圾分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是与居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大事。一直以来,南口镇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截至今年4月,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突出成果,涌现出了多个典型成熟工作经验社区(村),助力打造“和美南口”。
红泥沟村:党建引领 “常态化”管理
早在2018年,红泥沟村垃圾分类集中点率先建成,成为全镇农村地区第一个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总建筑面积占地达200余平方米。“一个党员家庭户,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兵。”据红泥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村“两委”发挥带动作用,明确了打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目标。“以前的垃圾非常杂乱,最近几年,随着村里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不时还办些活动,我们大家也跟着自觉在家里就给垃圾分类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红泥沟村通过与村民们共同协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听取老党员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及建议、制定环境卫生奖励机制等,让党员、村民代表做好垃圾分类的推广者、践行者和督导者,调动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无盲点”,有效改善了村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增强了村民“垃圾分类 绿色环保”的意识,形成了人人争做绿色环保使者的良好氛围。在近几年来的多项考核评比中,红泥沟村均保持优良成绩。
玻璃公司社区:志愿“带头”多方共治共享
与农村地区不同,社区面临人口密度较大、日常垃圾产量较多等现实难题。而在玻璃公司社区,记者看到,社区不仅干净整洁,垃圾桶被摆放的十分整齐,擦拭得也十分干净,还有专人轮番“值桶”,协助居民们分倒垃圾。“我们始终把垃圾分类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实施,真正做到督促居民源头分类-定点投放-扫码积分-低附加值可回收物二次分拣-垃圾定时清运。”玻璃公司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社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老旧小区2个、平房区1个,常住人口约2400人、共1235户。起初,居民们分类不清、混装混投现象时有发生,对垃圾分类工作参与率、知晓率并不高。面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社区“两委”依靠工作人员、在职党员、楼门长(街巷长)等,制定了宣传动员、文明劝导、两委抽查、人盯技防“四步走”模式,提高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和政策解读、加强每日早晚投放高峰时段“守桶”、通过兑换积分调动居民热情、主动亮身份守承诺,并利用现场督导整改、入户走访劝导批评教育等助推垃圾源头减量,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和风尚带到每家每户,持续巩固垃圾分类成果,逐渐形成多方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如果每月考核为‘红色评分’,即社区70分以下或农村80分以下,相关主管领导就要进行约谈。”南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自2019年开始,南口镇就根据社区(村)不同实际情况,按照“分类设施建设”“集中点设施建设”“桶站值守率”等考核内容,细化制定了百分制的垃圾分类“三色管理”考核评分,从而加强管理监督。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考核中,12个社区92个桶站与28个村的垃圾集中点,均未出现“红色评分”。
此外,辖区内全部201家产废单位的非居民排放登记工作已完成,清运合同上传率达100%;在69个小区、村进行的居民排放登记工作中,累计完成63个……“接下来,我们还将对考核排名末位的社区(村)加大帮扶力度、完成排放登记工作审核、强化相关执法力度、推动桶站精细化管理方案,继续做好本镇垃圾分类工作,为群众打造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南口镇相关负责人说。
文/刘然 图/南口镇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